了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客中寄本山诸友 上方借得一枝栖,云自相依鹤自随。 见月未忘禅在指,谈经想像佛低眉。 骚坛白雪容赓和,故国黄花怨别离。 参透乾坤同一粟,蒲团独坐夜深时。 下面是每句的释义以及注释: 1. 上方借得一枝栖: - “上方”可能是指某个修行之地或寺庙。在这里,“借得一枝栖”意味着诗人得到了一处修行或静修的地方。 2. 云自相依鹤自随: -
小云山房与祇庵长老夜话金镫一盏傍维摩,此夕欢迎老丈过。 初地烟霞知己少,五更风雨落花多。 江山如画诗难续,医药逢缘病可瘥。 我是黄梅门下客,敢将衣钵问如何。 注释:金镫一盏指的是金灯,傍指靠近,维摩即维摩诘大师,此处借指僧人。此句意为我今晚在山房迎接贵客(长老)。初地指开始的地方,烟霞指山水风景,知己指知心朋友,此句意为初地风景中知己较少。五更指深夜,这里指风风雨雨的夜晚
【注释】 感成:感慨自己当初的遭遇和行为。抽身早,指我很早就脱离了世俗纷扰。度人无妙术:渡人没有高明的法术。济世负初心:救世却违背了自己最初的心意。恨心横江锁:怨恨的心情像横江的锁一样沉重。惭无布地金:惭愧没有布施得当地帮助别人。应须修净土:应该去修建一个清净的佛土。结社继东林:在东林寺中结社修行,追随佛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九华山上人高居之处,不与众山齐,庭树啼归鸟,岩花献野麛。泉从檐际落,月到榻前低。妙悟禅那意,青云自有梯。 释义: 1. 上人高卧处,不与众山齐。这里的“上人”指的是九华山几谷上人,他高居在山上,不与周围的山峦相比高低。 2. 庭树啼归鸟,岩花献野麛。庭树上的鸟儿在啼叫,岩石上的花朵向野麛献媚。 3. 泉从檐际落,月到榻前低。泉水从屋檐落下,月亮落在榻前。 4. 妙悟禅那意
再寄九华山几谷上人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 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 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 注释: - 九子山头月:九子山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 双峰顶上云:指两座山峰上的云雾缭绕。 - 清芬同一派:指两位僧人的修行风格和学识修养都相同,如同一派的芬芳。 - 孤静两无分:指两位僧人各自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宁静。 - 画笔超流俗
【注释】 感成:感念成。感,感激。成,《史记》作“盛”。感盛,是感激恩德的意思。 未识乱离苦:没有认识过乱世的痛苦。 先惊魂梦安:首先使灵魂惊惧的是梦。 亲知存海内:亲朋知己都还在国内。 孤立在江干:自己孤单地立于江边。 恋敢轻三宿:我怎敢轻易留宿三夜呢? 斋难饱一餐:饭斋也难以吃饱一顿。 饥寒余领惯:饥寒交迫的滋味我早已习惯了。 蒿目泪空弹:望着蒿草般的原野,泪水徒然地流了下来。 【赏析】
【注释】 “感成”:指诗人因感伤而创作此诗。 “本是无心客”:本来只是过客,无意停留。 “缘何百感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感触呢? “不空人我见”:人我之见不应空掉。 “难断俗凡情”:难以断绝世俗之情。 “旧雨愁中散”:像老朋友一样在忧愁中分别。 “新诗梦里成”:新作的诗在梦中完成。 “莫言书懒寄”:不要认为我懒惰才寄书。 “十月未休兵”:战争持续不断,到了深秋十月还未停止。 【译文】
金镫一盏傍维摩,此夕欢迎老丈过。 初地烟霞知己少,五更风雨落花多。 江山如画诗难续,医药逢缘病可瘥。 我是黄梅门下客,敢将衣钵问如何
上方借得一枝栖,云自相依鹤自随。 见月未忘禅在指,谈经想像佛低眉。 骚坛白雪容赓和,故国黄花怨别离。 参透乾坤同一粟,蒲团独坐夜深时
本是无心客,缘何百感生。 不空人我见,难断俗凡情。 旧雨愁中散,新诗梦里成。 莫言书懒寄,十月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