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道上

路向安州落照时,薰风习习拂旌旗。
舆中入梦人游倦,陌上飞花客到迟。
一水稻分高下陇,满山松茁短长枝。
剧怜官道生幽草,软踏芒鞋总不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安州道上》是清代诗人锡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安州道上》的作者,名为锡珍,是清满洲正蓝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原姓锡淳,字厚安,号渌矼。他于咸丰六年中进士,并曾由户部郎中授江西督粮道,后来还担任过驻藏大臣。这样的背景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素材及个人经历。
  2. 诗歌原文:路向安州落照时,薰风习习拂旌旗。舆中入梦人游倦,陌上飞花客到迟。一水稻分高下陇,满山松茁短长枝。剧怜官道生幽草,软踏芒鞋总不知。
  3. 诗歌赏析:在《安州道上》中,锡珍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路向安州落照时”,以落日余晖为背景,渲染出旅途的萧瑟与苍凉。接着,“薰风习习拂旌旗”,春风轻轻吹动着旗帜,增添了些许生机与活力。“舆中入梦人游倦”,描绘了乘车中的疲惫之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劳顿。而“陌上飞花客到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因行程匆忙未能及时到达的遗憾。“一水稻分高下陇”,通过比喻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和生命力。“满山松茁短长枝”,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蓬勃生长,给人以希望与坚强的印象。最后,“剧怜官道生幽草”,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差异的感受,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更深层次的热爱和向往。“软踏芒鞋总不知”,则是诗人对于自身行踪难以捉摸、对外界知之甚少的一种自嘲或无奈表达。

通过对《安州道上》这首古诗词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到其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也为人们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