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景逾静,霜寒菊更幽。
间阶徐步处,览尽一庭秋。
远岫随云杳,清泉带月流。
微吟情不倦,风物足淹留。
山寺闲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寺闲步》的文学魅力
《山寺闲步》,这是清代珠亮的一首诗,其作品原文如下:
地僻景逾静,霜寒菊更幽。
间阶徐步处,览尽一庭秋。
远岫随云杳,清泉带月流。
微吟情不倦,风物足淹留。
这首诗通过对山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珠亮是满洲旗人,有“冷月山堂诗”等诗集流传至今。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寺的美丽景色,还反映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
诗中的“地僻景逾静,霜寒菊更幽”两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寺的寂静美。诗人用“地僻”来形容山寺远离尘嚣,“景逾静”则进一步突出了山寺周围的宁静与和谐。再加上“霜寒菊更幽”的描述,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清幽、神秘。
“间阶徐步处,览尽一庭秋”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山寺中漫步的情景。诗人沿着石阶慢慢前行,直到庭院尽头,看到了一片金黄的秋色。这里的秋天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最后两句“远岫随云杳,清泉带月流”,则是诗人对山寺夜景的描绘。远山随着云彩消失在天际,清澈的泉水伴随着月光流淌。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宁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山寺闲步》作为珠亮的一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作品。通过阅读这首《山寺闲步》,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诗歌的艺术美,还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