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海河楼

晚景登楼望,波涵夕照明。
观澜清俗虑,倚槛动诗情。
孤鹜冲霞去,扁舟向海行。
悠然尘境远,惟听棹歌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登海河楼》是一首五言律诗,由清朝康熙帝胤禛所作。该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上海河楼所见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与遐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康熙帝第四子,其一生历经多次政治变迁。他在位期间,对文化有着较高的重视,曾编订《四库全书》,并编纂了《雍邸集》。
  • 诗歌风格:胤禛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晚登海河楼》便是其此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1. 诗歌原文
  • 晚景登楼望,波涵夕照明。观澜清俗虑,倚槛动诗情。孤鹜冲霞去,扁舟向海行。悠然尘境远,惟听棹歌声。
  1. 诗中意象
  • 晚景:诗人在夕阳下登楼远眺,捕捉到晚霞映照下的美景。
  • 波涵夕照明:描述晚霞映照下的海面,波光粼粼,如同镶嵌着宝石一般。
  • 孤鹜:孤独的野鸭飞向天空,象征着自由与超然。
  • 扁舟:小船随波逐流,暗示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棹歌:船桨划过水声,伴随着歌声,营造出和谐宁静的氛围。
  1. 诗的艺术特点
  • 韵律严谨:诗歌押庚韵,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 对仗工整:诗句中的用词选择讲究平仄和对仗,如“晚景”“波涵”等词的使用,既形象又富有画面感。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宇宙乃至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追求。
  1. 诗的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诗人通过描绘晚景和海上景色,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 生活哲学: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
  • 哲理思考:晚登海河楼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

《晚登海河楼》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吸引读者,还反映了诗人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