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苑秋霁应制

灵囿逢秋霁,西山晓翠张。
澄波添太液,爽气发长杨。
丛桂含香嫩,疏桐转影凉。
宸襟披拂处,鱼藻有辉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禁苑秋霁应制》是清代著名诗人胤禛的作品,描述了康熙庚辰年的秋季,当雨后初晴,天气清朗之时,皇帝在禁苑之中观赏秋天的景色。诗中描绘了林沼的澄鲜,西山的晓翠,以及太液池的水波荡漾,长杨树的疏影摇曳,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皇家园林景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胤禛,爱新觉罗氏,清代皇帝,年号雍正。他是一位满族统治者,出生于皇四子,早年即被封为雍亲王。
  • 应制活动:在康熙庚辰年的秋季,时雨初晴,风日清朗的日子里,皇帝在听政之余,会亲洒宸翰(指亲自书写或撰写的诗文),制作一篇关于“禁苑秋霁”的诗篇,并分派诸昆弟(即兄弟们)分别赋诗以应制。
  1. 诗歌原文
  • 灵囿逢秋霁:描述了在禁苑之中,秋日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天空中的云彩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 西山晓翠张:描绘了清晨时分,西山上覆盖着翠绿的树叶,阳光透过叶间洒下斑驳光影,显得生机勃勃。
  • 澄波添太液:形容太液池的水波荡漾得更加清澈,增添了几分宁静和雅致。
  • 爽气发长杨:表达了长杨树散发出清新的气息,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 丛桂含香嫩:桂花香气扑鼻,其花蕊细腻,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 疏桐转影凉:描述了疏落的梧桐树影在微风中摇曳,带来一丝凉爽的感觉,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清凉的味道。
  • 宸襟披拂处:描绘了皇帝的衣襟随风飘动的场景,给人一种优雅而从容的感觉。
  • 鱼藻有辉光:最后一句以简洁的语言收尾,但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1. 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美景,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理念。
  • 皇家气派:整首诗通过对皇家园林的描绘,展示了清朝初期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精致。
  1. 艺术特色
  • 形象生动:诗句中使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晓翠”、“爽气”、“转影”,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
  • 意境深远:诗中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通过这些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
  1. 赏析评价
  • 文学价值:《禁苑秋霁应制》作为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趣味,更是清代文学创作的典范之作。
  • 历史地位:作为清代早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观念,也为我们了解清朝初期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禁苑秋霁应制》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