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蒙阴

望里东蒙近,微茫草树遮。
面城峰碍日,绕郭水鸣沙。
户尽缫桑茧,人多摘茗芽。
曾闻鲁酒薄,村店一旗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蒙阴》是清代诗人华蘅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青山绕马前,
    远雾迷衰草。
    何处古东蒙,
    停鞭问遗老。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这首诗通过对青山、远雾和衰草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迷茫的氛围。诗中的“青山绕马前”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环绕的景象,给人以深远而宁静的感觉;“远雾迷衰草”则进一步增添了一份朦胧与神秘感。
  • 主题表达:此诗的主题是对古老东蒙之地的探访与思考。通过“停鞭问遗老”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整首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历史的深刻反思。
  1. 作者简介
  • 华蘅芳:华蘅芳(清江苏金匮人),字若汀,精研数学,深明格致。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文化传播者。在晚清时期,他在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局,并主讲多所学堂,培养了大量数学人才,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其他作品:除了《过蒙阴》外,华蘅芳还创作有《行素轩算学》《行素轩文存、诗存》等著作,其翻译工作也颇为广泛,涉及多种科学领域的文献翻译,如《代数术》、《微积溯源》、《合数术》等。
  1. 历史背景
  • 清朝中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国内政局的动荡,传统学术与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蘅芳作为一位学者和文化传播者,其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华蘅芳的诗歌语言简练,每一句都精心打磨,既符合律诗的规范性,又能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 意象生动:诗中的“青山”、“远雾”和“衰草”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景物之美和内心的感慨。
  • 情感深沉:整首诗歌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

《过蒙阴》是华蘅芳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