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宣王命,纲维辖众僚。
星辰环紫极,剑履上青霄。
独坐心常凛,西曹法自昭。
昼思频献纳,退食肯逍遥?
赐尚书励廷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赐尚书励廷仪》是清朝诗人胤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雍正帝时期的一些政治事件和人物关系。
这首诗作于雍正七年(1729年),当时胤禛担任雍正帝的顾问和秘书。在这首诗中,“喉舌宣王命”意味着胤禛作为皇帝的喉舌,传达着皇帝的命令和旨意。而“纲维辖众僚”则描绘了胤禛在朝廷中的权威和影响力,他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管理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诗中提到“星辰环紫极,剑履上青霄”,这是对雍正帝形象的一种象征性描述,紫极即指帝王之位,而剑履则是皇帝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雍正帝的至高无上和权力的威严。
“独坐心常凛,西曹法自昭”则描绘了雍正帝独自面对权力时的坚定和警觉。而“昼思频献纳,退食肯逍遥?”则反映了他在处理政务时的勤奋和责任感。这种勤政的形象在古代君主中并不罕见,但在此诗中尤为突出,因为它直接体现了雍正帝的政治理念——勤政爱民。
《赐尚书励廷仪》中也涉及了一些具体的社会和政治事件。例如,诗中“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可能描述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进士励廷仪(后谥文恭)离任时的情景。励廷仪曾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他的逝世被雍正帝表彰,并给予了特殊的礼遇。
《赐尚书励廷仪》不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清代的政治背景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