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宛转云流镜,翠巘参差黛扫屏。
堤树风翻深浅叶,径苔雨染淡浓青。
鸣琴遥和岩头瀑,凉箔齐钩水面亭。
最是夜初群籁寂,临轩坐拥一湖星。
雨后园亭即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园亭即景》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由清代诗人胤禛创作。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园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景象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玉溪宛转云流镜,翠巘参差黛扫屏。堤树风翻深浅叶,径苔雨染淡浓青。鸣琴遥和岩头瀑,凉箔齐钩水面亭。
诗句解析:首句“玉溪宛转云流镜”形容雨水后的溪流如同流动的明镜,清澈透明。次句“翠巘参差黛扫屏”则描绘了山峦的颜色如同淡淡的黛色覆盖在屏风上,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颜色和形态。第三句“堤树风翻深浅叶”通过风吹过树林,树叶随风摇曳的景象,表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第四句“径苔雨染淡浓青”则是说雨后的石径上覆盖着深浅不一的苔藓,颜色变化丰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第五句“鸣琴遥和岩头瀑”以声音来描述瀑布的声音,仿佛是远处传来的琴声与之相应。第六句“凉箔齐钩水面亭”则是指水面上漂浮的荷叶像一块块整齐的鱼网,与水中的亭子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尾句“最是夜初群籁寂,临轩坐拥一湖星”以夜晚的寂静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月光下静享这份宁静的喜悦。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以及细腻而生动的自然描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自然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清代诗歌的某种审美倾向,即追求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
《雨后园亭即景》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还是了解清代诗歌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