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吐艳漙清露,杨柳垂条曳晚烟。
几点凫鹥惊画桨,一湖风月载兰船。
枣悬硕果心皆赤,芡劈香包实本圆。
揽得秋光游兴剧,清宵景物倍鲜妍。
秋夕泛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夕泛舟》是一首唐代诗人刘方平的诗作,而不是清代诗人胤禛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芙蓉、杨柳、凫鹥、风月等元素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芙蓉吐艳漙清露,杨柳垂条曳晚烟”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荷花盛开时露珠闪烁的景象和柳树枝条随风摇曳形成的朦胧烟雾。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敏感。接下来的诗句“几点凫鹥惊画桨,一湖风月载兰船”,则转向了动态的画面,描述了在月光下划船的人被飞鸟惊吓的情景,同时,整个湖泊都被温柔的月光和皎洁的风月所覆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枣悬硕果心皆赤,芡劈香包实本圆”则转向了丰收的主题。这里的果实硕大且颜色鲜红,象征着秋天的收获与丰饶。而荷叶上劈开的小包如同成熟的香包,圆润饱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生活美好的期待和满足。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充满哲理的秋夜画面。
《秋夕泛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和表达。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