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雨花台望春江有感

春姿静东岑,云影结遥灿。
坐觉高台空,不知翠微半。
落花自古今,啼鸟变昏旦。
抚花良易迁,即事聊成玩。
况乃晴江开,绿波正拍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雨花台望春江有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回到曾经的故居——雨花台,看到满眼春景时内心的感慨之情。

全诗共四句,原文如下:

雨花台上春欲半,  
江水东流去不还。  
忆得年年花下住,  
今宵花月两无欢。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下是每句诗的详细解释:

  1. 「雨花台上春欲半」:这句话描述的是杜甫重回雨花台时的景色,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欲半”即将近、快要的意思,表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江水东流去不还」: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无法挽留时间的无奈感。杜甫看到江水向东流淌,而自己却无法跟随,暗示了他对逝去的青春和岁月的无奈。

  3. 「忆得年年花下住」:回忆往昔每年春天,他都曾在雨花台花下居住的情景。这里的“住”可以理解为停留、居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

  4. 「今宵花月两无欢」:这句表达了当前的情感状态。由于春天即将结束,杜甫感到既惋惜又无奈,因此即使看到美丽的花朵和明月,也无法感受到过去的快乐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雨花台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想,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