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之敬亭

君读书,我拍歌,留君不住奈君何!闲者孤云飞者鸟,我山我水何曾少?
独怜知己是敬亭,开门终日双眼青。安得秦王驱出边,芙蓉一片当我前。
君亦不须去,山亦不须住,竹月松风对床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友之敬亭》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诗,由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李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以豪放、清新著称,深受后世喜爱。
  • 创作背景:《送友人》的创作背景并不明确,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在一次朋友间的离别之际,李白为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而创作的。
  1. 诗歌原文
  • 君读书,我拍歌,留君不住奈君何!閒者孤云飞者鸟,我山我水何曾少?独怜知己是敬亭,开门终日双眼青。安得秦王驱出边,芙蓉一片当我前。君亦不须去,山亦不须住,竹月松风对床语。
  1. 诗歌解析
  • 首两句:“君读书,我拍歌,留君不住奈君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和不舍。李白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既表现了对友人学识的敬佩,也流露出对分离的无奈。
  • 第三句:“閒者孤云飞者鸟,我山我水何曾少?”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情怀,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虽远行他乡,但心中的山水依旧。
  • 第四句:“独怜知己是敬亭,开门终日双眼青。”这里李白特别强调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离别,也难以割舍这份情感。
  • 末三句:最后三句“安得秦王驱出边,芙蓉一片当我前。”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祝愿和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通过这样的表达,李白不仅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展现了自己的豪放不羁。

《送友之敬亭》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李白个性与才情的完美体现。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还让人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风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