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寮怨·过嵩云草堂感旧

燕子东风还是,小桃花又残。步水阁、翠窈虚廊,数多少、春恨年年。薄寒金觞泛绿,西厅晚、旧曲谁更弹。算故人、尚说天涯,晨星少、淡月凉晕圆。吹皱一池镜澜。
潘郎鬓影,何堪蓦地惊看。半折阑干,倚残醉,几流连。丝丝黛痕犹在,许细柳,记从前。孤云断烟。无言坐对处,楼外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绮寮怨·过嵩云草堂感旧》是清代诗人裴维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嵩云草堂感旧的情景,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情感的抒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裴维安,河南人,清代进士、官鸿胪寺卿。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政治上的变迁以及个人经历的波折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2. 作品原文:燕子东风还是,小桃花又残。步水阁、翠窈虚廊,数多少、春恨年年。薄寒金觞泛绿,西厅晚、旧曲谁更弹。算故人、尚说天涯,晨星少、淡月凉晕圆。吹皱一池镜澜。潘郎鬓影,何堪蓦地惊看。半折阑干,倚残醉,几流连。丝丝黛痕犹在,许细柳,记从前。孤云断烟。无言坐对处,楼外山。

  3. 艺术特色:《绮寮怨·过嵩云草堂感旧》作为一首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如“燕子东风还是”,“小桃花又残”,不仅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春风”、“春恨”等意象,增添了作品的深度与哲理性。同时,裴维安巧妙地使用了许多典故和古语,使得整首词既有文学价值又不失历史的厚重感。

  4. 文化意义:《绮寮怨·过嵩云草堂感旧》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哀愁的词作,它也承载着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作为清朝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心态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通过这首词,读者可以窥见清代社会的某些侧面,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追求。

通过对《绮寮怨·过嵩云草堂感旧》的介绍,不难发现这首词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清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对于爱好文学和历史的读者而言,深入研究和欣赏这首词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术和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