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病足诗以慰之

君不见乐天敝袍春晚天,摩挲病脚日阳前。又不见秦系五字偏师劲,往往裸足常终年。
自古诗人多此疾,君今同病应相怜。犹不废我啸歌乐,尚能彳亍林泉边。
朱门曳裾苦羁靮,长安健步多奔颠。慎勿轻信道人术,勃踤始悔酬诗篇。
赠君一言应怡颜,到处驰驱不得意,不如闭门静坐无事即神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敦敏的《二弟病足诗以慰之》是一首表达对兄弟情谊深厚,以及面对困难时相互扶持情感的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二弟因疾病而不得不忍受脚痛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其境遇的同情和理解。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君不见乐天敝袍春晚天,摩挲病脚日阳前:这句通过提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敝袍”,暗示了疾病的艰辛,并描写了病足在阳光照射下的痛苦。
  • 又不见秦系五字偏师劲,往往裸足常终年:这句进一步强调了疾病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使得原本强健的身躯也不得不屈服于病痛,长时间裸露双脚。
  1. 诗歌背景
  • 清代诗人敦敏创作:敦敏是清代的诗人,他通过这首《二弟病足诗以慰之》传达了对二弟病情的关心与忧虑。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手足情深的重视。
  1. 诗歌意义
  • 体现手足情深:这首诗通过对二弟病状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其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强调了家庭中的亲情纽带和互助精神。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频繁提及,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反映社会现实:诗歌的创作背景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即疾病对于普通人生活的严重影响。这不仅是对二弟病情的描写,也是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思和揭示。
  1. 艺术特色
  • 生动的语言表达:敦敏在这首诗中使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乐天敝袍”、“秦系五字偏师劲”等,这些词汇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深刻的主题思想:诗歌不仅仅是对二弟病状的描述,更是对人生苦难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这种深刻的主题思想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弟病足诗以慰之》是一首充满情感、富有深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家庭中的小故事,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深远意义,使其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每一个读者去细细品读和深入探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