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中风削。倏劈拍小窗,重衾先觉。砚背缬冰,镜里飞霜晴曦薄。园林点缀殊纷若。待下了、水沉帘幕。晓来霁色,半空绵絮,又沾檐角。
一昨。柳边异景,雪花厚、三尺洁莹如濯。道是岁丰,寄语农田勤看着。玉峰突兀高高作。皓月上、流光交铄。倚阑迥向薰笼,却憎刺灼。
绛都春 · 雪后寒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绛都春·雪后寒甚》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奭良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下面将对其做更为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绛都春·雪后寒甚》的作者是奭良,一位在清朝末年近现代初活跃于文坛的诗人。奭良字召南,满洲镶红旗人,裕瑚鲁氏,贵州按察使承龄之孙,赵尔巽表侄。他在早年颇有诗文才华,被誉为“八旗才子”,并历任数省道员。
诗歌原文:宵中风削,倏劈拍小窗,重衾先觉。砚背缬冰,镜里飞霜晴曦薄。园林点缀殊纷若。待下了、水沉帘幕。晓来霁色,半空绵絮,又沾檐角。一昨,柳边异景,雪花厚三尺洁莹如濯。道是岁丰,寄语农田勤看著。玉峰突兀高高作。皓月上、流光交铄。倚阑迥向薰笼,却憎刺灼。
诗歌赏析:《绛都春·雪后寒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中不仅表现了雪后的寒冷,还描绘了雪后景色的瑰丽与宁静。首句“宵中风削”,便勾勒出夜深时突如其来的风声,紧接着“倏劈拍小窗”描写了小窗被风拍打的声音,营造出了一种急迫而紧张的氛围。而后两句“砚背缬冰,镜里飞霜晴曦薄”则通过对砚台和镜面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雪后清晨的寒冷和清冷,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静谧而深远。
艺术特色:《绛都春·雪后寒甚》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对细节的精致捕捉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雪后清晨的独特美感和内心的复杂情感。此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抒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
《绛都春·雪后寒甚》作为奭良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还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