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湖上送别

西风日日吹空树,一林霜叶浑无主。山色接湖光,离情自此长。
离情随绿草,绿遍江南道。他日望君来,相思又绿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湖上送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的内容:

  1. 作者背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苏轼的文学成就在宋代尤为突出,其词作广泛流传,影响深远。苏轼的词风格豪放不羁,情感深沉,善于用词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对后世词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词作原文:《菩萨蛮·湖上送别》的全文如下: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3. 艺术特色:《菩萨蛮·湖上送别》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性。此词先以“秋风”起兴,引出离情的主题,随后描写了湖上的风雨景象以及送别的场景,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氛围。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离愁比作“霜叶”,将离情比作“长河”,使得词意更加丰富而深刻。此外,苏轼在词中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4. 主题思想:《菩萨蛮·湖上送别》通过对西湖送别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苏轼在此词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担忧,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与期盼。这种对离别与重逢的反复描绘,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无常和友情深重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菩萨蛮·湖上送别》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