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 下卷 · 九青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
行对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狂蛱蝶,小蜻蜓,水岸对沙汀。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书对史,传对经,鹦鹉对鹡鸰。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风绕铎,雨淋铃,水阁对山亭。渚莲千朵白,岸柳两行青。汉代宫中生秀柞,尧时阶畔长祥蓂。一枰决胜,棋子分黑白;半幅通灵,画色间丹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律启蒙 · 下卷 · 九青》是清代车万育编写的一部文学作品,它属于儿童文学领域,旨在通过韵文训练儿童的语音、词汇和修辞技巧。下面将介绍《声律启蒙 · 下卷 · 九青》:

  1. 作者背景
  • 车万育:车万育,字子远,号莲裳,清代著名文学家。他的《声律启蒙》是一部专门针对儿童的教育书籍,目的是培养儿童在语言表达上的准确度和优美性。
  1. 内容结构
  • 基本内容:”声律启蒙”分为上下两卷,下卷主要围绕声调和韵律进行编排,包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
  • 主题与形式:《下卷 · 九青》以平仄相对的形式展开,如“红对紫,白对青”等,这种形式使得阅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同时,书中穿插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使文本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性。
  1. 创作特点
  • 以物比况:例如在《九青》中,作者运用了动物动作的相对来说明道理,如“看”、“过”等字的双读形式,体现了古典文学中的比兴手法。
  • 平仄协调:书中的平仄双读现象,如“星”字的平声使用,显示了作者在音韵上的精心设计,使得整篇文章既符合传统诗歌的节奏,又便于儿童学习和理解。
  1. 文化价值
  • 启蒙读物:《声律启蒙》作为启蒙读物,其目的是通过学习韵律,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教育意义:书中不仅注重语言的韵律美,还涵盖了丰富的历史、哲学和自然知识,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1. 现代影响
  • 传承至今:尽管时代变迁,《声律启蒙 · 下卷 · 九青》仍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和儿童教育的珍贵资料。
  • 教育工具:在当代,这本书依然可以被用作语文教学的工具书,尤其是在教授儿童学习汉语声韵方面。

《声律启蒙 · 下卷 · 九青》不仅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远文化价值的启蒙读物。它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和丰富的韵律形式,为儿童提供了学习语言和理解文化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