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索

游丝断续东风弱,浑无语、半垂帘幕。红袖谁招曲槛边,弄一缕、秋千索。
惜花人共残春薄,春欲尽、纤腰如削。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春风渐弱,蛛丝飘荡在空中,断断续续。一个人寂寞无言,枯守在半垂帘幕的房问。是哪位女子在曲栏边荡着秋千,向我召唤?

春日将尽,惜花之人也消瘦下去,仿佛和春天同命运似的。天际一弯新月,照亮寂寞中的哀愁,又照亮梨花,簌簌飘落。

介绍

《秋千索·游丝断续东风弱》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又点到了“梨花”,大约纳兰与所怀之人与梨花相关。或曾在梨花之旁有过欢聚,或伊人名姓与梨花有关,或她独爱梨花,或她有若梨花之洁白,等等。这首小词又是抚今忆昔,见到月照梨花的景象而触绪情伤,怀念起“惜花人”来了。

注解

秋千索:词牌名,原名《拨香灰》,清毛先舒自度曲。纳兰性德词更名《秋千索》。双调,五十四字。

游丝:飘荡在半空的蛛丝。

红袖:指女子红色的衣袖,古人用于代指美女。

曲槛:曲折的栅栏。

秋千索:指秋千的绳索。索:即绳索。

纤腰:纤细的腰身。

赏析

现代作家盛冬玲《纳兰性德词选》:“这首词咏的是少妇春愁:白天帘幕半垂,无语独坐,显见长日无聊,但有女伴相招,还可强打精神一起游戏;到晚间独对新月落花,惜春伤春之情难以自抑,可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了。上阕的红袖曲槛,绿杨秋千,下阕的楼头新月,庭中梨花,都是历历如画;而通篇寓情于景,写得十分含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