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

形对貌,色对声。夏邑对周京。江云对渭树,玉磬对银筝。人老老,我卿卿。晓燕对春莺。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知兵。
功对业,性对情。月上对云行。乘龙对附骥,阆苑对蓬瀛。春秋笔,月旦评。东作对西成。隋珠光照乘,和璧价连城。三箭三人唐将勇,一琴一鹤赵公清。汉帝求贤,诏访严滩逢故旧;宋廷优老,年尊洛社重耆英。
昏对旦,晦对明。久雨对新晴。蓼湾对花港,竹友对梅兄。黄石叟,丹丘生。犬吠对鸡鸣。暮山云外断,新水月中平。半榻清风宜午梦,一犁好雨趁春耕。王旦登庸,误我十年迟作相;刘羵下第,愧他多士早成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渔的《笠翁对韵·下卷·八庚》是一首富有文学韵味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李渔(1680年—1759年),清代著名戏剧家、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其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笠翁对韵》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 成书时间:《笠翁对韵》是在清乾隆年间完成的,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文学风貌与审美情趣。
  • 内容结构: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收录了100个四言诗,内容涉及自然景观、人物情感等主题;下卷则继续扩充,收录了更多的四言诗,共计108个,形成了完整的对仗体系。
  1. 诗歌原文
  • 形对貌:形对貌
  • 色对声:色对声
  • 夏邑对周京:夏邑对周京
  • 江云对涧树:江云对涧树
  • 玉磬对银筝:玉罄对银筝
  • 人老老:我卿卿
  • 晓燕对春莺: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
  • 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
  1. 文化价值
  • 语言艺术:通过对仗手法的使用,展现了古典汉语的精炼美和对称美,体现了古代文人的语言修养与文学才华。
  • 生活哲理: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和人文精神,如“人老老,我卿卿”反映了对人际关系中亲密与尊重的强调。
  • 思想内涵:李渔通过这些诗句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展示了他深刻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
  1.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李渔在这首诗歌中运用了严格的对仗技巧,每个句子中的两个字都相互对应,体现了中文古诗的严谨性和美感。
  • 意象生动: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情感真挚:李渔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而深切。
  1. 历史地位
  • 文学贡献:作为清代文学的一部代表作,《笠翁对韵》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形式,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 影响深远:此作品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了无数后人的创作。
  1. 现代意义
  • 传承文化:通过对李渔《笠翁对韵》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德和美学理念。
  • 审美教育:此作品对于培养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引导人们深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

《笠翁对韵》不仅是李渔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注解

黄石叟:即汉初张良所遇仙人黄石公。丹丘生:仙人。丹丘,神话中神仙之地,昼夜长明。王旦:《宋史.王旦传》载,宋王旦柄权十八年,死后,王钦若继为宰相。王钦若语人曰:“为王公迟我十年作宰相。”刘蕡不第:见前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