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节令门·端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过端阳节的时候,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而且买了雄黄酒,并且在家门口贴上了黄符纸,但是还是担心债主找上门来。
介绍
《节令门·端阳》是清代作家李静山创作的一首诗,以端午节为主题,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气氛。诗中通过樱桃、桑葚、菖蒲等季节性元素,展现了端午节的风俗和传统习俗,以及作者对平安生活的祈愿和对传统习俗的敬畏与传承。
在这首诗中,李静山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不仅描述了人们在端午节时的庆祝活动,如挂黄纸帖、买雄黄酒等,还通过这些活动传达了人们对平安和健康的向往。同时,通过对端午节特有的植物——菖蒲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使其不仅仅是对节日的描写,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示。
《节令门·端阳》作为一首古诗,其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易于理解和欣赏。李静山在创作这首诗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他通过这首诗传递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平安生活的祈愿,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节令门·端阳》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它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