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吟赠友

鹤生本自野,终岁不见人。
朝饮碧溪水,暮宿沧江滨。
忽然被缯缴,矫首盼青云。
仆亦本狂士,富贵鸿毛轻。
欲隐道无由,幡然逐华缨。
动止类循墙,戢身避高名。
怜君是知己,习俗苦不更。
安得从君去,心同流水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鹤吟赠友是一首由清朝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纳兰性德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尤其擅长写景与咏物诗。他的词作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称为“清词三大家”之一。其词风清新雅逸,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而深沉。

  2. 诗歌原文
    鹤生本自野,终岁不见人。
    朝饮碧溪水,暮宿沧江滨。
    忽然被缯缴,矫首盼青云。
    仆亦本狂士,富贵鸿毛轻。
    欲隐道无由,幡然逐华缨。
    动止类循墙,戢身避高名。
    怜君是知己,习俗苦不更4。

  3. 诗歌鉴赏

  • 野鹤吟赠友这首诗以鹤为象征,通过描述野鹤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心境。诗中的“野鹤”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也象征着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
  • 诗中通过对鹤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绪。鹤虽自由自在,但最终还是被捕获的命运,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处境。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和真实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东风”和“御沟”等词汇,隐喻了康熙、纳兰明珠等可以扶助自己平步青云之贵人,以及诗人作为宫廷侍卫身份的隐喻。这些意象揭示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挣扎。
  • 诗中的“怜君是知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理解。诗人通过这种表现,传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理解与支持。

《野鹤吟赠友》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而且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代表了纳兰性德个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风貌。

注解

缯缴(zēng zhuò):缯,通矰,射鸟用拴着丝绳的短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矫首:抬头。

幡然: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主意。华缨:华贵的冠缨。

循墙:避开道路中央,沿着墙壁而行。表示恭谨小心,唯恐出错。戢(jí)身:隐身、藏身,即隐退之意。

更: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