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琴约

【一】
琴为圣乐:君子涵养中和之气,藉以修身理性。当以道言,非以艺言也。习琴之友,必期博雅端方之士,方可传之;轻浮佻达者,岂可语此。
【二】
派既不同,传亦各异。首严音律兼重指法。习琴者须令听过各家,务要心悦诚服,然后授受分明。荀会心明敏者,何妨青出于蓝。其或齐传楚咻,志不专一,则亦不屑教诲之而已矣。
【三】
孔子学琴于师襄,十日不进。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未成,初学者须要心坚志决,必期有成,方可传习。其或乘兴而来,半途而废,亦不足取也。
【四】
琴为古人养性之具,非以资糊口计也。每见时师传授,辄讲酬仪,鄙秽难闻,风雅扫地矣。凡我同志,各宜戒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传琴约》是一部关于古琴学习与传授的古籍,出自《诚一堂琴谱》,由程允基撰写

这部著作不仅记录了古琴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法,还强调了学习古琴者应具备的素养和品德。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音乐艺术的尊重和推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宝贵文献。通过深入了解《传琴约》,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古琴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