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斋先生,家自黄山,才奔陆海。丹榴赋就,锦月投怀;芍药辞成,敏花作馔。苏子瞻「十三楼外」,景物犹然;杜枚之「廿四桥头」,流风仍在。静能见性,洵哉人我不间而喜瞋不形!弱仅胜衣,或者清虚日来而滓秽日去。怜才惜玉,心是灵犀;绣腹锦胸,身同丹凤。花间选句,尽来珠玉之音;月下题词,已满珊瑚之笥。岂如兰台作赋,仅别东西;漆园著书,徒分内外而已哉!
然而繁文艳语,止才子余能;而卓识奇思,诚词人本色。若夫舒性情而为著述,缘阅历以作篇章,清如梦室之钟,令人猛省;响若尼山之铎,别有深思。则《幽梦影》一书 诚不能已于手舞足蹈、心旷神怡也!
其云「益人谓善,害物谓恶」感仿佛乎外王内圣之言;又谓「律己宜秋,处世宜春」,亦陶溶乎诚意正心之旨。他如片花寸草,均有会心;遥水近山,不遗玄想。息机物外,古人之糟粕不论;信手拈时,造化之精微入悟。湖山乘兴,尽可投囊;风月维潭,兼供挥麈。金绳觉路,宏开入梦之毫;宝筏迷津,直渡文长之舌。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于诙谐。
为色为空,知犹有这个在;如梦如影,且应做如是观。
湖上晦村学人石庞天外氏偶书。
幽梦影 · 序 · 三
介绍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的一部作品,其序三章收录在《幽梦影》这部作品中。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对《幽梦影》及其序三章作一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幽梦影》的创作背景是唐代诗人张潮的处士生涯,他在唐玄宗开元时期就以工诗闻名,所作诗词多情而悲凉,尤以《长干行》最为世人称道。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为《幽梦影》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序三中,张潮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哲学思考,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视。
主要内容:《幽梦影》的内容涵盖了自然景观、人生哲理以及社会现象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描述和思考,作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其中,序三部分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反映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艺术特色:《幽梦影》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描写,更是对人生、社会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入探讨。张潮在序三中的描写手法多样,既有细腻的描绘又有深刻的寓意,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张潮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个作品既充满诗意又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社会影响: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幽梦影》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幽梦影》被广泛传播并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赞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字也使其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对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幽梦影》是一部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杰作,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幽梦影》及其序三章的介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张潮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