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 · 卷三 · 六十四

苏东坡和陶诗,尚遗数十首,予尝欲集坡句以补之,苦于韵之弗备而止。如责子诗中:「不识六与七,但觅梨与栗。」「七」字、「栗」字,皆无其韵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它以简洁的格言、警句和语录形式,表达了哲理思考或生活情趣,是一部古典的心灵鸡汤。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张潮,字山来,号心斋,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余杭区)人,清代文学家。他与好友杨复吉有深厚的交情,两人的作品常被并称为“微博体”,可见张潮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力。
  2. 创作背景:该书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多有忧虑。而张潮通过《幽梦影》这样的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 内容特色:《幽梦影》采用简洁的格言、警句和语录形式,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观察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书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诗词引用,还融入了许多哲学思考,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4. 艺术成就:《幽梦影》的艺术成就在于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随笔体格言小品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影响了后世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同时,张潮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文字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5. 历史地位:《幽梦影》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张潮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这部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幽梦影》不仅是张潮个人的杰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幽梦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