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诗品·崇意

虞舜教夔,曰“诗言志”。
何今之人,多辞寡意?
意似主人,辞如奴婢。
主弱奴强,呼之不至。
穿贯无绳,散钱委地。
开千枝花,一本所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续诗品·崇意是中国清代诗人袁枚所著,是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延伸。这部作品主要论述了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分为“崇意”、“精思”和“选材”三十二则,旨在探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意蕴、思想和选材方法。

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来讲,“崇意”篇阐述了诗歌创作中的内在意义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虞舜教育夔时强调“诗言志”,即诗歌应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然而在当代,很多人往往只是随意地使用文字,却无法真正传达出深意,这种现象反映了现代人在表达自己情感时的困难。

“精思”篇讨论了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选择的重要性。它指出,诗歌的创作不仅仅是随意的妙笔生花,而是需要深思熟虑的过程,才能真正触及到诗歌的深层意蕴。这要求诗人在创作时要有清晰的构思和目标,通过不断的琢磨和推敲,才能使作品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选材”篇强调了选材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素材可以提升诗歌的整体质量,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袁枚在这部分作品中提出了如何选择和处理材料的观点,强调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素材的精心挑选。

《续诗品·崇意》还探讨了诗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袁枚在书中表达了他对现代诗人多用空泛辞藻而忽略内在意义的不满,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是能够反映生活真实,触动人心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诗歌的真正价值。

《续诗品·崇意》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对诗歌创作深刻的思考和探索。通过对创作心理、思考过程、选材方法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深入探讨,这部作品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实践诗歌创作的新视角,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