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故园

靠山依水房数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一双耕牛半顷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雨过天晴驾小舟,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夜间妻子笑灯前,今也说说,古也谈谈。
日出三杆我独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里故园》是清代文学家郑燮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对故土思念的诗歌

郑燮,原名郑板桥,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文人、画家及诗人。《梦里故园》这首诗作于郑燮晚年,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远离故乡的孤独与寂寞。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江苏扬州人,以画竹闻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政治家和学者,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1. 诗歌原文
  • 靠山依水房数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描述了诗人所居之地环境优美,背靠青山、面朝流水,周围房屋几间,无论行走还是静坐都十分宁静舒适。
  •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即使粗茶淡饭也能过上充实愉快的生活,早上有美味的早餐,晚上也有香甜的晚餐。
  •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表达了虽穿着布衣却感到温暖舒适的愉悦心情,无论是长袍还是短衣都能够抵御寒冷。
  1. 诗歌赏析
  • 时空距离的巧妙安排:通过入梦这一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故园之中,使读者感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
  • 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统一:诗中描述的山水田园景象与诗人的生活状态相呼应,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 深刻的人生感慨:通过对故园的回忆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1. 创作背景
  • 《梦里故园》的创作背景是在诗人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远离家乡多年,因此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梦里故园》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山川、田园、炊烟等,这些意象的组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简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使得诗歌既易于理解又能产生共鸣。
  • 情感深沉:整首诗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情感深沉而真挚。

《梦里故园》作为郑燮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文化情怀。这首诗不仅是对故土的深情回忆,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和领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