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呈韩丈

阳乌阴兔争驰骋,人世光阴刹那顷。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吃春饼。
前年班春池阳城,民物熙熙箫鼓声。去年转粟巡边徼,圣朝初下和戎诏。
祇今塞下不传烽,野梅官柳竞春风。相从且作无事饮,莫辞节物来匆匆。
明年上国春应早,棠棣阴中诗更好。诗成但遣阿买书,邮筒寄我江南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呈韩丈”是宋代章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

  1. 作者介绍
  • 章甫,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 章甫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张孝祥等多有唱和。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多样,涉猎广泛,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1. 诗句解析
  • 首句:“阳乌阴兔争驰骋,人世光阴刹那顷。”描述了自然界中太阳和月亮的争斗和交替,以及人们生活的短暂和迅速流逝。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
  • 第二句:“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吃春饼。”描绘了春天时家家户户制作和食用春饼的情景,表达了节日的热闹与丰盛。
  • 第三句:“前年班春池阳城,民物熙熙箫鼓声。”回忆了前年的春日庆典,人民生活和谐繁荣,歌舞升平。
  • 第四句:“去年转粟巡边徼,圣朝初下和戎诏。”描述了去年国家转运粮食到边疆,和平的开始。
  • 末句:“祗今塞上不传烽,野梅官柳竞春风。”描绘了现在的边塞景色,不再有战火纷扰,野花与官柳在春风中共长。
  1. 情感表达
  • “阳乌阴兔争驰骋,人世光阴刹那顷。”通过对比自然界中日月的更替,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整首诗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盛世的向往。

《春日呈韩丈》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社会生活的作品,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创作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