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宁自松关载酒遗敬亭敬亭以诗见寄依韵奉酬并简以宁

喜峰峰矗高群山,俯瞰滦水流湲湲。
我昔携酒万峰顶,辽东蓟北开心颜。
古松亭上挥醉笔,题诗危踏挟飞峦。
君今行役亦此地,暇日买醉烟霞间。
朝日随驿路,夕月看烟鬟。
馀兴忽念长安客,携赠梱载瓶罍还。
绿樽倒夜光滟滟,青缸戛韵声珊珊。
胡为公荣戏置我,涎流喉燥愁无援。
君不见,渊明不逢江州使,篱边餐菊合掩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以宁自松关载酒遗敬亭敬亭以诗见寄依韵奉酬并简以宁》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当时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李白与友人张旭、孔巢父、韩准等人同游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市西南),李白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下面是该诗的原文:

敬亭烟雨里,谁记敬亭山?
一瓢怀远志,千里梦归颜。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闲。
月明闻鹤唳,花落知春还。

这首诗描绘了敬亭山的景色和李白的心情。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宣州区境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李白在此地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这首《敬亭山》就是其中之一。

首联“敬亭烟雨里,谁记敬亭山?”开篇即点题,表达了对敬亭山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烟雨”二字,既描绘了敬亭山周围环境的美丽,也烘托出李白内心的愁绪。颔联“一瓢怀远志,千里梦归颜。”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李白的心境。他带着一颗远大的志向,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尘世,追求自由。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尾联“月明闻鹤唳,花落知春还。”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月亮照亮了整个山林,传来了鹤的鸣叫声;花瓣落下,春天又回到了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