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应作如是观,有即非有;
众心皆生大欢喜,闻所未闻。
广州福建会馆戏台联
介绍
“广州福建会馆戏台联”是清代创作的一副对联,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与客地的深情以及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和赞美。这副对联不仅是广州福建会馆戏台的文化象征,更是中国对联文化的瑰宝之一。
“满天风景,水陆平分,登楼览云梦潇湘,壮气直通巫峡北。”上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画卷,将天地间的美景尽收眼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表达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家乡深厚情感的寄托。
“千古英雄,浪沙淘尽,倚剑听铜琶铁板,高声齐唱大江东。”下联则从英雄豪杰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崇敬和怀念。通过“浪沙淘尽”这一形象比喻,诗人表达了英雄人物虽历经世事变迁但依然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同时,“倚剑听铜琶铁板,高声齐唱大江东”这一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戏剧演出中的英雄豪杰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激动人心的历史长河之中。
“真醒假醒天连水水连天,众人皆大欢喜闻所未闻。”这一对联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展示了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戏剧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之情。其中,“真醒假醒天连水水连天”一句,既表现了戏剧情节的错综复杂,又暗示了人生哲理的深远内涵。而“众人皆大欢喜闻所未闻”则表达了观众在欣赏戏剧过程中的喜悦心情和独特体验。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戏剧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半月如舟谁渡嫦娥出苦海纤云似帐鹊承织女入甜乡楚剑吴钩人杰地灵西关景隋珠和璧物华天宝古玩城黑哥(鄂明尔)广州西关。”这一对联以戏剧为载体,通过描绘一系列美丽动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家乡西关的深厚情感。其中,“明月”一词不仅点明了月亮这一元素,更隐喻了诗人心中的月光情怀。同时,“纤云似帐鹊承织女入甜乡”等句子,既富有诗情画意,又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这些内容不仅增添了戏剧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
“广州福建会馆戏台联”是一副充满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对联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诗人对于故乡、历史、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通过对这副对联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联文化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