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名合杭颍而三,水木清华,惜不令大苏学士到此;
山势分村郭之半,楼台金碧,还须倩小李将军画来。
潮州西湖联
介绍
“潮州西湖联”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蒋厚撰创作的对联。
上联为“湖名合杭颖而三,水木清华,惜不令大苏学士到此;山势分村郭之半,楼台金碧,还须倩小李将军画来。”下联为“西湖自古称佳境,烟霞万顷,得未曾有陶朱公到;山水何年成胜概,波涛汹涌,幸有赖先生开”。这首对联不仅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上文人墨客与西湖的深厚情感。
从对联的内容来看,蒋厚撰巧妙地将潮州的西湖与杭州、颍州、惠州等著名西湖进行对比。他通过“合杭颖而三”、“山势分村郭之半”这些词汇的使用,使得潮州西湖显得更加独特和引人注目,同时也间接地提升了潮州西湖的地位和美誉度。这种比较不仅仅限于地理上的相似性,更在于文化和历史背景上的共鸣,即苏东坡与西湖结缘的历史。通过提及苏东坡,蒋厚撰进一步强调了潮州西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对联中的“大苏学士”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东坡(苏轼),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匠,以其卓越的文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于世。苏东坡曾三次贬居杭州西湖,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其作品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在蒋厚撰的这句“大苏学士到此”,既是一种赞颂,也是一种期待,意指如果苏东坡能在此留下作品,那将是极大的荣幸。
再看下联,“小李将军”则指的是唐代著名的画家李思训,他的《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中的“小李将军画本”(或称为“临安邸图”)即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创作的。蒋厚撰用这个典故来形容潮州西湖的美丽,意味着即使没有苏东坡这样的文人墨客亲临此地,只要有人像李思训那样能够描绘出如此美丽景色的画作,便足以证明潮州西湖之美。
对于对联的欣赏,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联的形式,蒋厚撰巧妙地将潮州西湖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潮州西湖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历史渊源。这种文化的传递和教育功能,使得对联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同时,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的丰富性以及对仗的工整性,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升华。
“潮州西湖联”不仅因其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更因其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值得一读。蒋厚撰通过这一对联,巧妙地将潮州的西湖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相联系,展示了潮州西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喜欢文学和历史的朋友们来说,这不仅是一首赞美诗,也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让人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