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日盲风可小休,穹楼寥夕暂舒眸。
清光无改顽山丑,暗汐如将枉渚浮。
试遣微吟回夙尚,漫凭节物逭乡愁。
人间鹏鴳真何限,乞示心源学至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穷日盲风可小休,穹楼寥夕暂舒眸。
清光无改顽山丑,暗汐如将枉渚浮。
试遣微吟回夙尚,漫凭节物逭乡愁。
人间鹏鴳真何限,乞示心源学至游。
《南普陀长至夜望月呈石遗师》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在南普陀寺中,诗人夜深时分望见明月时所感受到的孤独、寂寞和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生死离别的深深感叹。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南普陀山夜望月
南普陀山中夜静寂,独对明月思无涯。
影落清波池面明,心随明月到天涯。
人生短暂似浮萍,生死离别难预料。
何日重相逢,愿与明月共长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明亮的月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诗人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生死离别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重逢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