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二百八十

昭代恩光日月高,丞彝十器比球刀。
吉金打本千行在,敬拓斯文冠所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 其二百八十》是龚自珍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清朝的已亥年(1839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了龚自珍对于当时国家危机和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1. 诗歌原文
  • 原文:南来不作楚辞赋,北往唯夸燕颔才。
  • 注释:南来,意指南方,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南方的生活或活动;不作楚辞赋,意指不写楚辞这种风格的作品;北往,意指北方,这里指的是诗人向北的旅行或仕途;唯夸燕颔才,意指只有夸耀自己的才智。
  • 翻译:我不作楚辞赋,只夸耀燕颔的才干。
  1. 诗人简介
  • 诗人:龚自珍(1792年 - 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和文学家,被誉为“清词宗匠”。
  • 生平:龚自珍生于浙江仁和,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他是一位杰出的改革派人士,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反对封建礼教和陈腐观念,提倡新学。
  • 贡献:龚自珍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其二十八》等。
  1. 诗歌解析
  • 主题: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危机和个人抱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南北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不为官场所束缚,追求个人才能发展的思想。
  • 手法:全诗运用了明丽的自然景物作为比喻,如月光照耀人心和变幻莫测的云朵,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品德和情谊。
  • 意象:诗中的“南来”与“北往”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在南北之间的奔波,而“不作楚辞赋”“唯夸燕颔才”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华的自信和追求。

《己亥杂诗 其二百八十》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七言绝句,更是龚自珍对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