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二百四十

濯罢鲛绡镜槛凉,无端重试午时妆。
新诗急记消魂事,分与胭脂一掬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由清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创作,该作品是一组七言绝句,共计三百一十五首

下面将深入介绍这组诗:

  1. 作者生平简介
  •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清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诗人与改良主义先驱者。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尤其是鸦片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
  1. 作品创作背景
  • 在道光十九年己亥年(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在南来北往的大半年时间里,他写下了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他的家世生平、仕途交游等种种情况和经历,还通过抒发志怀感慨和揭露、抨击、嘲讽等方式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衰朽的现实。
  1.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 《己亥杂诗》不仅是对当时中国形势的批判,更是对专制统治下的思想禁锢和社会愚昧的揭露与讽刺。其艺术手法多样,既有咏怀、讽喻,也有象征、比喻等手法。
  • 例如,诗中的“万马齐喑”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沉闷和死寂,表达了诗人对黑暗政治的强烈不满。
  • 此外,一些作品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间接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1. 影响与评价
  • 《己亥杂诗》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在清代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和思想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后人研究的重要资料。
  • 由于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己亥杂诗》一直受到广泛的赞誉。它不仅展示了龚自珍独特的文学才华,还体现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通过对《己亥杂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龚自珍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成就。同时,这部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清末民初社会变迁和思想斗争的窗口,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集政治抒情与社会批评于一体的七言绝句组诗。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还传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封建统治的不满。作为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富有哲理思考的优秀文学作品,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