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咸从我十日游,遇管城子于虎丘。
有笔可橐不可投,簪笔致身公与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阿咸从我十日游,遇管城子于虎丘。
有笔可橐不可投,簪笔致身公与侯。
《己亥杂诗 其二百三十九》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嘉庆二十五年,即1820年,当时龚自珍正在担任礼部主事,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离京返杭,后来又北上接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写下了许多感慨世事、抨击时政的作品。
诗中的开头“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描绘了作者离别京城时的壮阔情景和内心的悲凉,白日斜照中,诗人挥鞭东指,似乎已到了天涯海角,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隐喻。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反映了诗人深刻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他意识到,即使自己离开官场,那些被贬谪或失去权势的人仍值得关怀,就像飘落的花瓣最终化作春泥,滋养新的生命一样。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规律的认同。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龚自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志向。通过这样的诗句,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己亥杂诗 其二百三十九》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性的思考,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