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寄朱文盎

玄武门边。
朱雀桥边。
镇相依、藤帽丝鞭。
槐黄促别,早隔华年。
又杜鹃啼,海棠落,一春残。
云冷鸿天。
浪杳鱼天。
十三行、锦字谁传。
毵毵雉尾,归思应牵。
算不如侬,移钓艇,就鸥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寄朱文盎》是清代诗人龚翔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通过描绘玄武门和朱雀桥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诗词原文
    玄武门边。 朱雀桥边。 镇相依、藤帽丝鞭。 槐黄促别,早隔华年。 又杜鹃啼,海棠落,一春残。 云冷鸿天。 浪杳鱼天。 十三行、锦字谁传。

  2. 诗词赏析

  • 情景交融:诗中“玄武门边”和“朱雀桥边”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地理位置的变迁,也象征着友情与爱情的变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
  • 意象丰富:诗中的“藤帽丝鞭”、“杜鹃啼”、“海棠落”等意象,既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 情感真挚: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歌深厚的情感底蕴。
  1. 作者介绍
  • 龚翔麟(1658—1733),清代杰出派诗人,字天石,号蘅圃,又号稼村,浙江仁和人。他的文学作品在清朝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历史背景
  • 龚翔麟生活在康熙年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龚翔麟的诗词创作也受到了时代风气的影响。

《行香子·寄朱文盎》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友谊的词作,也是龚翔麟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龚翔麟的文学才华及其在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