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拟鲍参军白头吟

持妾怀中月,照君弦上心。
琴声逐流水,月向波心寻。
体双珍合璧,心一利断金。
如何乖宿昔,貌昵情辰参。
破璧成带玦,挫金置毡针。
昔为比目鱼,今作分飞离。
分飞日以远,反目望转深。
言念结好初,忍垢共泥沉。
钱刀焉足贵,信义乃可任。
不见黔娄妻,相看雪盈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分拟鲍参军白头吟》是清代诗人顾陈垿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情感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 持妾怀中月,照君弦上心。
  • 描述了月光如水中的月亮一般,温柔地照耀在琴弦之上,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思念。
  • 琴声逐流水,月向波心寻。
  • 琴声随着流水,似乎寻找着心中的那份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于音乐与情感交融的深切感受。
  • 体双珍合璧,心一利断金。
  • 比喻两人的情感如同珍贵的宝物一般珍贵无价,但因某些原因而不得不分开,强调了情感的珍贵与脆弱。
  1. 诗意解读
  • 如何乖宿昔
  • 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在与过去的巨大变化带来的失落感。
  • 貌昵情辰参
  • 指昔日亲密无间,如今却因误会或外部因素导致感情破裂,反映出人际关系中的变化无常。
  • 破璧成带玦,挫金置毡针
  • 用“破璧”与“带玦”暗喻情感的破裂,而“挫金”与“置毡针”则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 昔为比目鱼,今作分飞离
  • 比喻曾经如比目鱼般形影不离的伴侣,现在却像被分开的鸟儿一样各自飞翔,反映了分离的无奈与悲伤。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持妾怀中月”、“琴声逐流水”,都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深度的场景,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流畅且富有美感,如“体双珍合璧”、“心一利断金”等句子,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力量。
  1. 情感表达
  •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内心的矛盾、失落、哀愁等情绪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 主题鲜明:整首诗围绕“情感变迁”的主题展开,通过对不同阶段情感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人世间复杂多变的情感纠葛。
  1. 文化内涵
  • 古代文化元素:诗中融合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元素,如琴、月、璧、玦等,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了解到更多关于古代文化的知识。
  • 情感共鸣: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与现代人的生活经历相呼应,使得读者能够在诗中找到共鸣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分拟鲍参军白头吟》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情感的画卷,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友情、人生变迁等方面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展示,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