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浦夜泊与松友饮

天涯踪迹付觥筹,支枕篷窗倦即休。
旅雁数声千里梦,残梅半树五更愁。
地传公路犹名浦,人到清淮一系舟。
多少金钱靡费处,谁将全力奠中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公路浦夜泊与松友饮》是一首出自清·顾蟫炳的诗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蟫炳,清代诗人,字子远,号秋帆,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一生多病,曾官至刑部郎中、广东道监察御史,有《秋帆诗钞》。
  1. 作品原文:《公路浦夜泊与松友饮》
  • 天涯踪迹付觥筹,支枕篷窗倦即休。
  • 旅雁数声千里梦,残梅半树五更愁。
  • 地传公路犹名浦,人到清淮一系舟。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旅途中的夜晚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在浦夜泊时的情景。
  • “天涯踪迹付觥筹”,“天涯”指的是遥远的旅行,“踪迹”则是旅途的足迹。在这里,诗人将这二者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于旅途的感慨和无奈。而“付觥筹”则是指与朋友共饮作乐,以此来排遣旅途的孤寂。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孤独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惜。
  • “旅雁数声千里梦,残梅半树五更愁。”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大雁南飞,心中涌起的千里之梦,以及看到残梅半树,感受到的五更之愁。这里的“千里”、“残梅”都是典型的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地传公路犹名浦,人到清淮一系舟。”这句诗进一步拓展了前两句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所见之地的感慨。他看到了地名“公路”,感受到了地名“浦”所带来的联想;也看到了“清淮”,体会到了地名带来的感受。这些地名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一部分,让他在旅途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1. 诗歌主题
  • 《公路浦夜泊与松友饮》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考。他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表达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友情的珍惜。

通过对《公路浦夜泊与松友饮》的分析,可以感受到顾蟫炳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韵味和深邃情感。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