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春寒夜雨》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首词,写于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的春天。全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寒夜雨中的苦闷与无奈,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毅和决心。
以下是这首作品的具体信息:
《满江红·春寒夜雨》
体裁:词牌名《满江红》,属于宋代的词牌格式。
春寒夜雨,不能成眠,复起,拥炉命酒,陶然竟醉,赋此。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 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準。
注释:
-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立,顶着帽子。形容极度愤慨。
- 抬望眼:仰望着远方的眼神。
- 三十功名尘与土:意为三十岁时所立的功名,如同尘土一般。
-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路途遥远,如行走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之下,月色明亮。
- 莫等闲:不要轻易放弃,不要浪费时间。
- 靖康耻:北宋末年被金国灭亡的国耻事件。
- 贺兰山: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山形似狼而名。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总称,此处指侵略者。
- 笑谈:轻松地谈论。
- 胡虏: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 贺兰山缺:指贺兰山的缺口,意在表达要收复失地的决心。
- 朝天阙:意为上朝至皇宫,此处表示要为国家恢复荣光。
这首词体现了岳飞在国难当头的时期,面对困境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不畏强敌,誓要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其情感激昂,风格豪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