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山僧

上方孤峭甚,风灯一重重。
泉走咽危石,云行碍老松。
静观欲界妄,病觉患身慵。
矢学无生法,期师印祖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山僧》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诗歌原文与背景
  • 《谒山僧》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和风格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诗中通过描绘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无奈以及自己怀才不遇、抱负难展的不幸遭遇的深刻感慨。
  • 《谒山僧》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中国文学正处于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谒山僧》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也展示了唐朝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李商隐作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在艺术上追求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使得《谒山僧》成为其代表作之一。
  • 在《谒山僧》中,李商隐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揭示宇宙、人生和社会现象,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当时的诗歌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谒山僧》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还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思想情感。这首诗被收录为《李义山诗集》,是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 《谒山僧》中的许多诗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李商隐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文学技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谒山僧》不仅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