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闻雁

长鸣短鸣,何来雁声。
翱翔律吕和平,发炎方北征。
人情物情,千年不更。
云中谁计邮亭,趁东风去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太平·闻雁》是清代著名女词人顾太清的作品,其作于1835年(道光十五年),通过描写大雁坚韧不拔的精神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下面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顾太清:顾太清是清朝的一位女性词人,她以其精湛的文学才华和对古典诗词的深入理解闻名。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顾太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词学宝库,也展现了清代女性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她的词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
  1. 作品内容
  • 抒情主题:《醉太平·闻雁》通过描绘春天时节听到大雁北飞中的鸣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首词以大雁为媒介,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界坚强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感慨与思考。
  • 艺术手法:顾太清运用了典型的传统诗词技巧,如用典、象征等,使得这首词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她的笔触细腻而深情,通过对大雁鸣叫声的观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
  1. 词句赏析
  • “长鸣短鸣,何来雁声”:这句词简洁而富有哲理,它揭示了大雁鸣叫的规律性,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不定。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现象之中,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内涵。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名句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顾太清在此引用此句,既增强了词作的文化厚度,也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醉太平·闻雁》不仅是顾太清词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清代女性词人和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资源。通过欣赏这首词,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刻体会到古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