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得华衣文扬州来札

系马红桥,正愁里、啼鹃啼鴂。
休眺雷塘一带,落花如雪。
红豆飘残东阁雨,青衫吟遍扬州月。
问旧游燕子,尽能知还能说。
参军赋,潮痕没。
樊川梦,芳华歇。
叹芜城寂寞,暮云千迭。
旧雨山中生桂树,新词江上迎桃叶。
甚一天枫,相作霜声,空伤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得华衣文扬州来札》是清代诗人顾光旭创作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

  1. 作者生平简介:顾光旭的生平并不为广泛的历史记录所熟知,因此其具体信息较为模糊。然而,从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可以推测他可能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文人。这样的背景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2. 诗歌内容解读: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红桥系马时的所见所感。“正愁里、啼鹃啼鴂”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悲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哀愁。接下来的内容,“休眺雷塘一带,落花如雪”,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落花飘零、春意阑珊的季节。

  3. 艺术特色分析:顾光旭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首句即用“啼鹃”和“啼鴂”这样的词汇,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春天即将结束的氛围。接着,“红豆飘残东阁雨,青衫吟遍扬州月”两句,通过“红豆”这一古典意象,以及“扬州月”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这种深情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4. 文化意义探讨:这首古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回顾。通过对扬州的描述,诗人可能也在表达自己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的厚重。

  5. 现代应用价值: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研究古代诗歌的宝贵资料,也是了解清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窗口。此外,诗歌中的自然描写和历史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交流也有着积极作用。

《满江红·得华衣文扬州来札》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深度的古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还能领略到那个时代的文化风情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