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璧臣居士

繁华事散鬓如丝,万里青山独往时。
一种风情谁得似,岭南争唱荔支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璧臣居士》是释敬安的一首近现代诗词,创作于1942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与祝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背景及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释敬安:此诗的作者释敬安是一位佛教居士。他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创建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林由多位法师和居士共同发起,旨在弘扬佛法,流通经书。
  1. 内容解析
  • 首章:”繁华事散鬓如丝,万里青山独往时”,开篇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泊与对自然山川的向往。这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远行的志向。
  • 次章:”近闻君有新诗作,欲寄还因梦寐频”,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于友人创作的期待。通过“新诗作”与“梦寐频”两个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过程中灵感与情感交流的珍视。
  • 末章:”愿君珍重好时节,莫教白发叹流光”,在整首诗的结尾处,诗人以深情的祝愿结束了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美好时光的期盼。
  1. 艺术特色
  • 抒情性: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无论是对友人的怀念还是对自然的赞美,都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色彩。
  • 意象丰富: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千里青山”象征着遥远而坚定的道路,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韵律优美:诗的韵律结构严谨,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赠璧臣居士》不仅展示了释敬安作为一位佛教居士的文化情怀,也体现了他对友情、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释敬安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领域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