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八日祖母诞辰

题旌今沐圣恩覃,茹苦应教晚节甘。
客岁秋风归阙北,今朝寿日忆闽南。
八旬方喜年开六,七夕难忘事乞三。
但愿延龄符远祝,承欢长得奉饴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初八日祖母诞辰》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苏履吉所作的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
  • 苏履吉,字其旋,号九斋,出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福建德化人。他是一位多产的诗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
  1. 诗歌原文
    题旌今沐圣恩覃,茹苦应教晚节甘。
    客岁秋风归阙北,今朝寿日忆闽南。

  2. 诗歌赏析

  • 主题:此诗以颂扬祖母的长寿和晚年的幸福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厚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 意象运用:通过“茹苦应教晚节甘”这一意象,诗人展现了祖母在艰苦的岁月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这种坚强的精神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情感表达:诗歌中流露出的是对祖母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她一生经历的感慨。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这首诗作写于清朝乾隆年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
  • 地域背景:作为福建德化的诗人,苏履吉的作品自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
  • 个人经历:苏履吉的个人经历也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感受。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母的深情厚意。
  • 意境营造: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感悟,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 文化内涵:诗歌蕴含了深厚的家庭观念和文化认同感,反映了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1. 现代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古诗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人研究清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社会影响:作为家族传统的一部分,它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家族记忆的一部分。

《七月初八日祖母诞辰》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的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