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登重五老慈亲,万里今朝忆诞辰。
蒲酒好斟南至日,萱花长护北堂春。
西关望隔怀儿远,东海筹添阅岁频。
菽水承欢娱彩舞,可知遥祝属行人。
家慈诞辰
介绍
“家慈诞辰”是清代诗人苏履吉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苏履吉,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779年8月25日),福建德化人,字其旋,号九斋,以诗文著称。苏履吉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咏史、山水、田园等多种题材,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家慈诞辰》是他在五十岁时所作,表达了对母亲生日的纪念与祝福。
诗歌原文:《家慈诞辰(时年五十有五)》原文如下:
时年五十有五重阳,万里今朝忆诞辰。
蒲酒好斟南至日,萱花长护北堂春。
西关望隔怀儿远,东海筹添阅岁频。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母爱永恒的画面。首句“时年五十有五重阳”指的是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庆祝自己母亲的五十岁生日。次句“万里今朝忆诞辰”表达了作者虽身处远方,但心中始终记挂着母亲的生日。第三句“蒲酒好斟南至日”,用蒲酒来象征节日的喜悦与美好祝福;第四句“萱花长护北堂春”,则通过萱草的养护象征着母亲健康长寿。末两句“西关望隔怀儿远,东海筹添阅岁频”,则表达了作者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家慈诞辰》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贺诗,它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母爱的伟大与永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的形象常常被赋予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她们的牺牲和支持成为子女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家慈诞辰》通过具体而生动的场景描写,使读者仿佛能看到母亲慈祥的笑容,感受到那份无私的爱。
艺术风格:苏履吉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既有音乐美,又有画面感。在表达情感时,他善于捕捉细微之处,展现出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鉴赏分析:《家慈诞辰》不仅在内容上感人肺腑,而且在形式上也颇具匠心。它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较为少见,但能够更好地展现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同时,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符合律诗的格式要求,又能流畅自然地展开情感表达。
《家慈诞辰》是一首情感真挚、艺术精湛的作品,它不仅是对个人亲情的颂扬,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