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寄朝鲜金泽荣 其一

垒块都消酒盏中,存亡几楚付玄同。
难求系日绳千尺,且觅埋忧地一弓。
世事了如春梦过,夜潮还与故乡通。
新年归雁烦相语,浿水波寒莫更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寄朝鲜金泽荣 其一》是清代严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严复深厚的文学素养,还反映了他对于时事的敏锐洞察以及深沉的情感。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严复(1853—1921),字又陵,一字几道,晚号白石,浙江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和外交家。他主张改革封建主义思想,提倡新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并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念。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当时乃至后世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
    垒块都消酒盏中,存亡几楚付玄同。
    难求系日绳千尺,且觅埋忧地一弓。
    世事了如春梦过,夜潮还与故乡通。
    新年归雁烦相语,浿水波寒莫更东。

  2. 诗意解析

  • 垒块都消酒盏中,存亡几楚付玄同: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生死命运的超然态度。诗人认为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最终的命运都在天地自然法则之中,无法逃避。
  • 难求系日绳千尺,且觅埋忧地一弓:暗示在面对困境时,人们常常感到无力和无助,但同时也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
  • 世事了如春梦过,夜潮还与故乡通:诗人通过“春梦”比喻世界的变化无常,提醒人们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夜潮还与故乡通”则表达了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仍心系家乡的情感。
  • 新年归雁烦相语,浿水波寒莫更东:这里的“归雁”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诗人通过他们的来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浿水波寒莫更东”则描绘了冬天寒冷的景象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和寄朝鲜金泽荣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严复个人情感、时代背景和哲学思想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与鉴赏,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位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