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念堂阿哈巴道中韵

极目湖天万里长,平沙大漠阵云黄。
寄身浩荡无边境,凭吊苍茫古战场。
马上倦来惊堕梦,花前吟罢韵含香。
今年预卜村醪贱,连架葡萄压短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念堂阿哈巴道中韵》是清代诗人严金清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古战场的凭吊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概述
  • 创作时间:此作创作于清朝同治年间。
  • 作者介绍:严金清,字紫卿,江苏无锡人。他与左宗棠有过一段交往,参与过税厘及营务事务的处理,后还参与了镇压甘肃回民反抗的行动。
  1. 诗歌原文
  • 极目湖天万里长,平沙大漠阵云黄。
  • 寄身浩荡无边境,凭吊苍茫古战场。
  • 马上倦来惊堕梦,花前吟罢韵含香。
  • 今年预卜村醪贱,连架葡萄压短墙。
  1. 诗意解读
  • 在诗的开篇,“极目湖天万里长”展现了诗人远眺湖泊和广阔天空的景象,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心灵的震撼。“平沙大漠阵云黄”则描绘了沙漠平原上战云密布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悲壮和荒凉的氛围。
  • “寄身浩荡无边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境界,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凭吊苍茫古战场”则透露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战争遗迹的凭吊,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对民族历史的关注。
  • “马上倦来惊堕梦”描绘了旅途劳累到极点时出现的梦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忙碌与劳顿的真实感受。
  • “花前吟罢韵含香”则表现出诗人在花香四溢的环境中吟咏诗句,享受着宁静美好时光的情景。
  • “今年预卜村醪贱,连架葡萄压短墙”则是诗人对家乡风情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自己田园生活的向往。
  1. 背景分析:《和念堂阿哈巴道中韵》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严金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他的生活和仕途充满了动荡和变迁,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背景下的历史见证和文化记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社会的风貌和历史变迁。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和念堂阿哈巴道中韵》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严金清的个人情怀和审美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