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

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
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
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
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是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及其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诗中“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龙虎山作为古代道教的重要圣地,其地位在诗歌中的提及,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沧桑感。“兵声藉口罪齐黄”则揭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即由于政治斗争或误会,使得无辜者遭受牵连和指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不幸事件。

诗中的“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复杂看法。晁错因直言进谏而被冤杀,而李纲则是在成功之后被误解和攻击。这些描述不仅揭示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也体现了作者对正义与邪恶、忠臣与误国的深刻思考。

“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背叛、正确与错误的深刻理解。这句诗强调了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仍然坚守原则和信念的精神,以及由于误解和错误决策导致的国家和个人的悲剧。

诗的尾句“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则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金川门的开启和宫中的火灾,象征着混乱和灾难,而“漫指西南路渺茫”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迷茫。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历史的意义和个人的命运。

《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不仅是严遂成的一首诗作,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严遂成卓越的诗歌才华,也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