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东山对月有怀之作

十年一梦鬓垂丝,禅榻茶烟事最宜。
正是空江明月夜,相逢尊酒落花时。
伤心暮雨还朝雨,瞥眼桃枝更柳枝。
身似荷珠原不著,从今学道未嫌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有许多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其中,《奉和东山对月有怀之作》是清代诗人严虞惇的一首佳作。下面将简单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严虞惇(生卒年不详),字介夫,号东山,江苏无锡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尤以山水诗见长,其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赞誉。
  2. 诗词原文及鉴赏
  • 诗词原文:《奉和东山对月有怀之作》。十年一梦鬓垂丝,禅榻茶烟事最宜。正是空江明月夜,相逢尊酒落花时。伤心暮雨还朝雨,瞥眼桃枝更柳枝。身似荷珠原不著,从今学道未嫌迟。
  • 诗词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夜下与朋友饮酒赏花的情景,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1.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据推测,可能是在作者隐居山林或游历各地时所作。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常常借山水自然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因此该诗应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孕育而出。
  2. 主题思想: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在“十年一梦鬓垂丝”中,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如同梦中的景象一般转瞬即逝;“正是空江明月夜,相逢尊酒落花时”则描绘了在月色下与朋友相聚畅饮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向往,希望以此超脱尘世的烦恼。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诗人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既有形式美感,又有内容深度。同时,诗人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使得诗歌的画面感极强,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在欣赏这首经典名作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例如,可以学习如何解读古代诗词中的典故和象征意义,以及如何欣赏其中的意境美。此外,还可以研究一下中国历史上的诗人和他们的生活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背后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

《奉和东山对月有怀之作》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友情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