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出蓟门,驾言卦岷峨。
前驱负弩矢,乘传相经过。
剑门天下险,锦江翻白波。
近代厄铜马,西川血成河。
至今劳生聚,人少豺虎多。
大夫秉邦宪,兢兢志靡他。
外台持风纪,霜雪变阳和。
文翁宽匪弛,武侯严不苛。
蜀道易平地,巴渝起新歌。
琴台与卜肆,古迹犹未磨。
追从访杨马,道远将如何?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
介绍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是清代诗人王天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何时,作者的具体信息如何,以及诗中所传达的深层含义和历史背景等,都是读者在赏析文学作品时常需关注的细节。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的创作时间为清代,具体年份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诗人王天眷的作品。王天眷字龙锡,号鲁源,是济宁人,顺治丙戌年进士,曾由行人官至工部侍郎。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包括七言律诗、七绝、五绝等形式,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视角。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是王天眷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涉及对友人宋荔裳赴任蜀中按察使的深切祝福和期望。诗中通过对剑门天下险、锦江翻白波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四川的壮丽山川和人文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的关心。这种关心不仅体现在对友人个人安危的祝愿上,更体现在对其治理下川蜀地区的深深期许。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还有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作为一首古代诗歌,其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到清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人对于友情、责任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例如,诗中提到“近代厄铜马,西川血成河”反映出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友人即将面对的挑战的担忧。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朋友忠诚、勇敢和智慧的期望,这些情感和价值观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它记录了清代诗人王天眷及其时代的历史风貌和社会心态,为后人研究那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于热爱古典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文化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是清代诗人王天眷的一首杰作,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为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被世代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