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锡鬯之济南

携手河桥怅去尘,历山遥望柳条春。
讼庭尚有南冠客,莫向燕台思故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朱锡鬯之济南》是清代颜光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颜光敏,字逊甫,更字修来,号乐圃。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清朝时期的官员,曾任职于吏部,并参与了《一统志》的编纂工作。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为后世所传颂,尤其以其在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著称。
  2. 作品原文:携手河桥怅去尘,历山遥望柳条春。讼庭尚有南冠客,莫向燕台思故人。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携手河桥怅去尘”描绘了主人公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惆怅。接下来“历山遥望柳条春”则转入了另一个场景,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即将远行的人的美好祝愿和思念。最后两句“讼庭尚有南冠客,莫向燕台思故人”,则是对主人公未来行程的期许,同时也暗含了对其归途平安的祝福,鼓励其勿忘旧友,保持联系。整体来看,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深刻理解。
  3. 艺术特色:《送朱锡鬯之济南》以其简练的笔触、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特色。诗中的自然景物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描绘景色,更是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柳条春”不仅是春天的象征,还可能暗示着离别后的新生或希望。同时,诗歌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富含哲理。

《送朱锡鬯之济南》是颜光敏文学创作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能,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学习和欣赏的重要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