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十

九月登临须有意,百年相遇且衔杯。
那堪别后长相忆,有底忙时不肯来。
花里棋盘憎鸟污,篱边黄菊为谁开。
自羞不是高阳侣,欲赋惭非宋玉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其十》是清代诗人瞿士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瞿士雅,一名高桂,字若稚,奉贤人(今属上海)。他的生平与作品背景不详,但从诗作内容来看,他应该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文人。
  1. 诗词原文
    九月登临须有意,
    百年相遇且衔杯。
    那堪别后长相忆,
    有底忙时不肯来。
    花里棋盘憎鸟污,
    篱边黄菊为谁开。
    自羞不是高阳侣,
    欲赋惭非宋玉才。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九日宴集懋社十首·其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秋天的景象抒发了对友情、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 情感丰富: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离别后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特别是“那堪别后长相忆”,表达了对朋友离别后的无尽牵挂和哀愁。
  • 语言精炼:瞿士雅的用词简练而富有力度,如“自羞不是高阳侣,欲赋惭非宋玉才”等句子,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1. 创作背景
  • 虽然具体的创作背景已无法考证,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聚会或节日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可以看出瞿士雅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将个人的感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创作出了这首流传至今的诗歌。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